近年來,清潔能源發電占比提升,儲能技術也愈發受到發電企業的重視,儲能作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能源領域的熱門賽道,吸引了眾多掌握技術、資金與業務優勢的央企布局。央企一方面從自身優勢出發,開展相關技術攻關,培育儲能、氫能業務,另一方面也從自身新能源業務對儲能的需求出發,和寧德時代、海博思創、中科海鈉等代表性儲能設備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并成立全資子公司或合資公司,以此布局儲能業務。
多家央企已經在積極探索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鈉離子電池、氫能等多種新型儲能技術的應用,并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結果。在鋰電池儲能領域,南網儲能、南網科技、許繼電氣、平高電氣、國電南瑞等央企分別在PCS/BMS/EMS、儲能預制艙、儲能系統集成、并網檢測、EPC等環節有各自的技術經驗和項目成果,儲能有望成為重要的業績增長曲線。
圍繞儲能業務,多家央企正在積極建設或已投產儲能電芯、PACK、系統集成等環節生產線,業務向產業鏈上下游延申,構建一個涉及儲能電池PACK和系統集成、項目開發和EPC建設的全方位發展布局。這些企業逐步實現自主生產儲能設備,自主供應實現產業鏈閉環,甚至外銷供應其他項目。不過涉及到系統核心部件PCS、EMS、電池等,大部分央企還需要依賴外部供應商。
來源丨江蘇現代能源微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