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儲能 > 動態

    國家電網公司大型新能源基地多元儲能技術實驗室探秘

    國家電網報發布時間:2023-07-25 15:58:23  作者:王宏霞 張萬年

      大型新能源基地多元儲能技術實驗室聚焦新型儲能及系統適應性技術、新型儲能協同控制及安全防控技術、新型儲能智慧運營及創新應用技術三大方向,開展“雙高”特征下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電力電量平衡和新能源電量消納送出研究,打造長中短周期協同配置的多元儲能體系,助力新能源發展。

      實驗室成果展示

      ●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2項、公司級項目13項

      ●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69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軟件著作權授權9項

      ●編制國家標準1項、公司標準1項,出版專著6部,發表SCI、EI論文26篇

      7月18日,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大型新能源基地多元儲能技術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探討構網型儲能系統示范應用技術路線,以推動青海首批電網側大規模儲能電站落地建設。


    實驗室成員在韻家口風光水儲實驗實證基地巡檢設備。 王國棟 攝

      近年來,青海新能源發展勢頭強勁。為解決“雙高”特征下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電力電量平衡和新能源電量消納送出等問題,實驗室聚焦新型儲能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示范項目建設,為服務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和國家儲能發展先行示范區提供技術支撐。

      開展光儲聯合運行控制技術攻關 促進清潔電能高效利用

      2014年6月,青海省光伏發電并網技術實驗室成立,它正是公司大型新能源基地多元儲能技術實驗室的前身。

      實驗室學術帶頭人楊立濱介紹,“十二五”以來,青海省大量光伏電站集中并網。光伏發電具有波動性,給電網穩定運行帶來考驗。而儲能技術可以平抑光伏發電的波動。在此背景下,實驗室開展光儲聯合運行控制技術研究,示范驗證儲能電站在提高光伏發電接入能力方面的作用,探索儲能電站與電網協調運行路徑。

      2018年,實驗室牽頭開展儲能支撐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技術及儲能電站共享運營模式研究與示范?;谶@一研究成果,2019年4月,青海共享儲能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試點啟動,儲能電站作為獨立主體被納入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實現儲能資源在青海電網內共享。此后,實驗室不斷優化儲能電站充放電模式,提出了使儲能電站利用率更高的充放電協調控制策略,推動省內共享儲能電站實現從一天內“一充一放”到“三充三放”。

      今年年初,實驗室聯合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海南州完成國內首次構網型光儲系統并網試驗,為我國制定構網型新能源發電并網性能標準、形成構網型新能源發電并網性能測試方法,提供了第一手實測數據。

      實驗室成立以來,多項課題獲批立項,其中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青海省科技計劃項目2項、公司級項目13項。部分研究成果經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深化多元儲能研究應用 支撐儲能規?;l展

      2021年,青海獲批建設國家儲能發展先行示范區。為支持示范區建設,實驗室聚焦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新型儲能領域開展科技攻關,為儲能多元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2022年,實驗室承擔牽頭編制《青海省“十四五”電網側大規模電化學儲能規劃》的任務,深入17家新能源企業、鋰電池廠家調研儲能需求和發展現狀,以青海儲能產業產能承載力為重點開展專題研究,分析青海“十四五”時期電化學儲能電站建設規模、建設時序及運營模式,提出涵蓋多種技術路線的電化學儲能規劃布局。

      在氫儲能技術方面,實驗室深入開展氫能與電力系統耦合集成研究,推動相關示范工程落地應用。“目前,海西1萬千瓦級氫電耦合示范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推進,年內將完成氫電耦合實驗系統建設,開展電解水制氫、儲氫和氫燃料電池應用研究。我們將逐步突破新型儲能大規模落地應用的技術障礙。”實驗室學術帶頭人馬雪介紹。

      從最初的青海省光伏發電并網技術實驗室到如今的公司大型新能源基地多元儲能技術實驗室,科研方向更加契合電力系統的發展方向。“我們要打造新型儲能領域關鍵技術科研攻關、實驗實證、示范推廣應用平臺,為安全、大容量、長壽命多元新型儲能資源接入電網、性能測評、協同控制等提供技術支撐。”青海電力經研院院長、實驗室主任李紅霞說。

      健全人才培育機制 讓青年成為科研主力

      實驗室以打造儲能領域人才培養基地為目標,完善組織結構與管理制度,健全人才培育機制,持續提升研究能力。實驗室有學術帶頭人5人、科研人員71人,其中青年占比超60%。

      33歲的李正曦是實驗室最年輕的學術帶頭人。2020年,他作為主要人員參與公司科技項目“綠色電力規劃、友好并網及評估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項目有助于解決新能源場站對電網主動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獲得了青海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多項省部級、行業級獎勵。

      如今,像李正曦這樣的青年科研人員已經是實驗室的主力軍。實驗室目前承擔的35項重點科技項目中,超過90%的項目由青年科研人員擔任負責人。8名青年科研人員先后獲得青海省中青年科技托舉人才、青海省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

      實驗室還加強與國內知名院校、行業協會、重要科研機構等的交流合作,聯合開展前瞻性技術研究,讓青年科研人員開拓視野、快速成長。(記者 王宏霞 通訊員 張萬年)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