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儲能 > 動態

    政策視角看新型電力系統改革節奏 負荷>電網>儲能>電源

    券商研報精選發布時間:2023-07-12 14:50:31  作者:中信證券

      碳中和目標下,電改目標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提出三步走。當前新型電力系統正處于2030年前的加速轉型期,主要矛盾集中在電力供應、消納、穩定和機制四方面。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從產業和機制兩個角度入手,產業政策改革需要源網荷儲同時發力,電力機制改革聚焦電力市場、電力價格和綠證制度。改革節奏上,機制改革或率先突破,產業改革順序或為荷-網-儲-源。

      ▍碳中和目標下,電改目標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官方藍皮書提出三步走。

      碳中和目標下中央提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電改政策自2020年提出碳中和目標后層出不窮,主要集中在電源側、市場與價格改革,進入2023年政策開始關注電網側和負荷側?!缎滦碗娏ο到y發展藍皮書》以2030年、2045年和2060年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戰略目標的重要時間節點,制定新型電力系統“三步走”發展路徑,當前新型電力系統正處于2030年前的加速轉型期。

      ▍當前電力系統主要矛盾集中在電力供應、消納、穩定和機制四方面。

      供應方面,去年煤價高企導致火電緊張從而引發用電安全危機,清潔能源出力不穩難以滿足尖峰負荷。消納方面,目前綠電缺乏保量且保價的消納方式,收入的不穩定會制約裝機意愿。穩定方面,當前電源側和負荷側雙向波動使得電網運行安全遭到挑戰。機制方面,電價位置結構難以匹配系統成本。

      ▍電力產業政策改革需要源網荷儲同時發力。

      電源側火電保供調峰,水電兼顧環境,風光精準消納,核電逐步放開。電網側要做到遠距離輸電和就地平衡兼容,短期特高壓投資將高速增長以匹配風光大基地,長期要加強配電網和分布式智能電網。負荷側,短期構建需求側響應補償體系,中長期培養高度靈活互動體系。儲能側,抽水蓄能政策保障合理收益,電化學儲能等待技術進步,需求側政策關注建立盈利環境,供給側政策支持儲能不同應用場景。

      ▍電力機制政策改革聚焦電力市場、電力價格和綠證制度。

      電力市場方面,未來中長期市場需與現貨市場做好銜接,現貨市場要從試點到全國,輔助服務市場需要納入需求側以建立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其中預計調峰服務未來會由現貨市場承擔。電力價格方面,預計上網電價變動較小,輸配電價過往改革目標已完成,未來電價要在電能量以外成本結構上進行優化,做到“誰享受,誰承擔”。預計分時電價、輔助服務費和火電容量電價是改革方向。綠證制度方面,預計短期有望優化以引入電力用戶承擔新型電力系統成本,供給側替代綠電和CCER,需求側提高終端綠電和碳交易需求。

      ▍總結來看,機制改革或率先突破,產業改革順序或為負荷>電網>儲能>電源。

      我們認為機制改革早于產業改革先行,關注市場、電價和綠證。產業改革需從中長期視角觀察,負荷側最為柔性且此前政策涉獵較少,或是政策首要加持的領域。電網側投資未來會偏向配電側,但近2年預計仍以特高壓為主。儲能側政策以推動市場盈利機制建設為主,政策鼓勵推廣為輔,主要依靠自身技術進步。電源方面,火電核電或得到政策支持,風光水以打補丁為主。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下行風險,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不及預期,新能源裝機不及預期,電力體制改革進度不及預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

      作者:中信證券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