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華潤電力發布《有關建議分拆華潤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并于深圳證券交易所獨立上市的可能主要交易及視作出售事項及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
此前,在今年3月,華潤電力在港交所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正籌劃分拆華潤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國境內發行A股股票上市。華潤新能源控股是華潤電力旗下的子公司,主要在中國境內投資、開發、營運和管理風電場和光伏電站。
據悉,“十四五”期間,華潤電力計劃新增40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預計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超過50%。公司董事會認為,建議分拆及A股上市將令分拆公司直接進入中國境內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業務提供充足資金,繼而助力集團實現“十四五”期間的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
于2023年5月5日,公司獲聯交所告知,上市委員會已同意公司可根據上市規則第15項應用指引進行建議分拆及A股上市,并已同意授出豁免嚴格遵守上市規則第15項應用指引第3(f)段項下有關保證配額的適用規定。
華潤電力預計,分拆公司將于2023年下半年向深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請。根據董事會目前可得的資料,預計華潤新能源IPO募資所得款項凈額的用途為:70%用于未來3-5年在中國建設超過30個風電場及光伏電站項目,30%用于一般運營資金用途。
在擬發行股份方面,華潤新能源將發行的新A股數量,預計將為發行新股后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15%至30%;在任何情況下,華潤電力將持有華潤新能源經擴大已發行股本不少于70%。
華潤新能源業績成色幾何?
具體來看,2022年,華潤新能源擁有超過150座風電場,運營權益裝機超過15000兆瓦;擁有超過30座光伏電站,運營權益裝機超過1100兆瓦。“十四五”期間,華潤電力擬新增40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
2022年,華潤電力擁有人應占利潤70.42億港元,同比增長229.4%;其可再生能源業務核心利潤貢獻為86.45億港元(2021年為89.26億港元),火電業務核心虧損為25.82億港元(2021年為虧損59.42億港元)。
公司認為,進行建議分拆及A股上市在商業上對公司及分拆公司有利,并且符合股東的利益,原因是預期分拆及A股上市將為公司及其股東整體及分拆公司集團創造更大價值,原因如下:
為搶抓“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下的發展機遇,全面推進綠色轉型,集團提出“十四五”期間(即2021年至2025年)新增40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董事會認為,建議分拆及A股上市將令分拆公司直接進入中國境內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并以高于集團整體估值的估值倍數釋放分拆公司集團風電及光伏發電業務的隱含價值,為其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業務提供充足資金,以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業務發展,繼而助力集團實現“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扎實推進集團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供應商和綜合能源服務商;
建議分拆及A股上市將使保留集團的管理團隊能夠專注于其余下業務及發展新業務,包括綜合能源業務及能源科技業務。同時,建議分拆及A股上市將允許分拆公司擁有獨立的集資平臺及直接進入資本市場,從而使其業務的資金來源多元化,而毋須轉向保留集團。因此,保留集團將能夠為其自身發展及營運保留更多現金流量;
建議分拆及A股上市亦將使分拆公司透過公眾監督加強其企業管治,并提高分拆公司的營運及財務透明度,使投資者能更好評估及評價分拆公司的表現及潛力。此外,公司資本結構將得到優化,資產負債率能夠降低;
建議分拆及A股上市將提升分拆公司的品牌價值及市場影響力,并促進分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使其能夠吸引行業及地方機構作為戰略投資者。該等投資者將為分拆公司提供額外資源及合作機會,使分拆公司能夠獲得額外可再生能源項目并進一步發展其業務。
實施分拆上市的央企日漸增多
記者注意到,此前也有多家電力央企對新能源板塊業務進行分拆。例如,
在2021年6月,三峽能源(600905)在上交所上市,首發募資227.13億元。同樣是在今年3月,中國華電集團旗下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遞交招股書,并獲得上交所受理,該公司計劃在主板上市,募資總金額為300億元。
2023年1月,中國能建公告,公司通過南嶺民爆發行股份,購買公司所屬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中國葛洲壩集團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68.36%股份,進而實現分拆易普力重組上市。
2023年3月3日上交所網站披露,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新能”)已遞交招股書,并獲得上交所受理。該公司計劃在主板上市。
據了解,華電新能是華電集團為加速轉型發展而打造的以風光電為主的新能源業務最終整合的唯一平臺。華電新能主營業務為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投資和運營,本次募集資金將投向公司主營業務。公司擬建設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項目裝機容量為1516.55 萬千瓦,覆蓋全國23 個?。ㄗ灾螀^、直轄市),項目布局緊密貼合國家“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兼顧資源稟賦好、消納能力好、電價承受能力強的特點,積極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實現生態和經濟發展統一,推動新能源業務可持續發展。
6月2日,中國電建發布公告,擬籌劃分拆下屬控股子公司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建新能源”)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2022年,電建新能源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公司獲取新能源資源儲量和開發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2022年新增建設指標、新增投資立項、新增開工項目、累計投產裝機規模等四項指標均突破1000萬千瓦。財務指標方面,2022年度,電建新能源實現營收83.95億元,營業利潤23.32億元,凈利潤20.68億元。截至該報告期末,電建新能源資產合計668.32億元,負債合計488.06億元。
將受市場歡迎的業務拆分上市是提高央企業務價值的手段
電力網公眾號在《國資委印發方案 電力行業公司上市狂潮要來?》一文中曾經分析,在《工作方案》中,國資委要求做到三方面統籌平衡,即堅持做優存量與做精增量結合、堅持價值創造與價值實現兼顧、堅持依法合規與改革創新并重。提出分類推進上市平臺建設,形成梯次發展格局。
因此,根據不同業務來實現分別上市,充分享受市場對不同業務的估值,將市場追捧的業務實現高估值,是充分實現資產價值的手段。
例如中國電建旗下的新能源資產在整個中國電建股份公司盤子內,從估值來看,如果將新能源資產單獨拆分上市,其獲得高估值以及再融資的能力要遠比目前作為基建股的中國電建強很多,拆分上市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也符合國資委的相關要求。
信息來源:華潤電力,電力網公眾號,風電頭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