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表示新型儲能產業擁有巨大的市場和發展機遇,應支持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到2030年,國內新型儲能總投資規模將近9000億元,市場空間巨大。但新型儲能技術目前仍處于商業化和規?;l展初期。
在蘇州昆山,新型儲能產業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并進一步帶動新能源產業創新集群建設。自2021年起,昆山金鑫開始進入儲能賽道,并布局鈉離子電池,目前鈉離子電池中試數據可喜,加速推動鈉離子產業化落地。5月28日,企業又完成數千萬天使戰略投資,與昆山華譽合力共同發力儲能新賽道。據了解,華譽在自動化和智能裝備領域國內領先,雙方將共同推動自動化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加速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步伐。
“鈉離子是一個替換材料,鋰礦碳酸鋰在中國的儲存量非常少,是戰略資源。鈉離子不一樣,鈉的主要材料是鹽,在青海,包括大海里面有大量的鈉離子材料。它的價格比鋰電池便宜1/3。安全性要高許多,能夠耐高溫和低溫。”昆山金鑫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秦海斌說。
此外,企業還將在昆山成立鈉離子及儲能研究院,聯合優勢單位聚集儲能領域前沿、共性難題與關鍵技術,開展基礎應用研究和相關技術成果轉移轉化。著力破解儲能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構建多元協同發展的儲能體系,搭建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能源領域高能級科創平臺。
秦海斌表示,這次布局儲能這一領域后,在國家“雙碳”戰略下,未來對整個昆山新能源產業發展會起到一個補充作用。
根據《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估計,2026年新型儲能預計累計規模將達到4850萬千瓦,2022-2026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53.3%,規模將實現快速增長。到2030年,國內新型儲能總功率將達到1.2億千瓦,新型儲能總投資規模將近9000億元。
當前,蘇州市正加速推動包括儲能產業在內的新能源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并在今年3月份發布了《蘇州市新能源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2023-2025年)》《蘇州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白皮書》。
《行動計劃》基于蘇州新能源產業基礎和資源條件現狀,明確光伏、風電、智能電網、動力電池及儲能、氫能和智慧能源的“5+1”新能源產業創新集群發展體系,提出力爭到2025年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創新集群和創新應用示范區,全市新能源產業產值突破4000億元。
(江蘇廣電蘇州中心站/耿昊東 郭彧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