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碳中和已經從全球共識走向全球行動。在此趨勢下,大家越來越關注環境保護,新能源汽車將迎來更大的市場需求。
新能源汽車可以顯著降低汽車尾氣排放,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有利于實現能源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那么,對于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而言,無論是向海外出口、還是海外產能部署,都必將受到碳成本與碳制約。如要融入國際市場,零碳化是必答命題。對于車企而言,動力電池環節的脫碳將不再是可選項,而是成為“0和1”的必選項。
能否在動力電池產業鏈的零碳轉型中掌握主動權,將決定中國能否繼續保持全球競爭力。零碳理念應落實在工廠規劃、工程建設、生產制造、采購運輸、研發設計、管理運營的全流程。目前,動力電池生產制造企業蜂巢能源已經制定了相應的零碳計劃并陸續推進,以建設零碳電池工廠和加大綠電使用比例等方式降低碳排放。
蜂巢能源當下及未來的低碳實踐,都立基于“一縱一橫一圈層”的底層戰略規劃。一縱指的是縱向一體化。當前鋰鹽價格居高不下,原材料價格上漲為電池廠商及車企帶來的壓力,已成為業內“老生常談”。
礦產資源—關鍵材料—電池材料—電池裝備—梯次回收—資源再生縱向一體化價值凸顯。一橫指的是在充換電基礎設施、智能制造、電池銀行等橫向協同環節進行多元化拓展,發揮更大的聯動作用。為縱向和橫向一體化服務的,就是外圍整個生態圈層,包括金融服務,產業園運營、資本創新等,從產業平臺高度向各環節賦能,共建新能源生態。
為了踐行“一縱一橫一圈層”戰略,蜂巢能源從大制造、大園區、大生態幾個角度出發,開展了系列布局。
2022年9月23日,蜂巢能源與中偉新材料雙方子公司合資成立的常青藤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在江西上饒正式啟動。10月25日,章魚博士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正式落成。為推動產業制造模式全面轉型,蜂巢能源此前還發起成立了AI智造生態聯盟——“AI蜂能聯盟”。11月07日,四川達州蜂巢零碳產業園正式開工。建成后將與蜂巢能源成都及遂寧基地共同構成西南地區最 大的新能源產業配套園區之一。
鋰電產業的零碳未來,需要各方共同行動、合縱連橫。中國新能源擁有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為了“雙碳”目標的順利實現,為了一片碧水藍天,蜂巢能源將持續發力。
(來源:投資界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做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