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級項目再度加碼南沙。
3月23日,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廣州南沙投資50億元的產業基地二期項目正式動工,這是該企業在一期總投資103億元的基礎上的再加碼。
中國不少城市,希望借鋰電賽道實現產業轉型。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珠三角的鋰電池之爭逐漸升溫。中創新航江門基地項目預計3月份開始投產,億緯鋰能國際化新能源生態產業園在惠州初步建成,國內鋰電池隔膜領域的“鏈主”企業星源材質將在佛山市建設華南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
鋰電池“熱潮”席卷珠三角,南沙如何“儲能”?
百億級項目加碼南沙的三重考量
融捷南沙產業基地(二期)項目包含多個子項目,其中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造及研發基地項目備受關注。該項目將專注于高倍率、高容量及長循環的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高端磷酸鐵鋰年規劃產能4萬噸。
作為國內鋰電材料全產業鏈(鋰資源—鋰電池原料—鋰電池裝備—鋰電源及儲能—鋰電池循環利用)高科技領軍企業,融捷與南沙的緣分要從一年前說起。
2022年6月21日,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與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項目投資協議。這是《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發布后,南沙迎來的首個簽約落地的重大項目。
隨后,融捷一期項目于去年動工,預計今年將投產。一期項目總投資103億元,達產年產值約185億元,就包括生產20GWh/年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與40萬只/日3C鋰離子電池。
此次開工的產業基地二期項目不僅有鋰能源,還聚焦光伏能源及柔性顯示,包含柔性彩色顯示模組制造、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造及研發、鈣鈦礦光伏材料與核心設備研發等產業環節,總用地面積約279畝,是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后,南沙首個投資超50億元、產值超100億元的落地開工項目。
“基于集團的發展需要以及與南沙過往良好的合作經驗,我們希望通過建鏈強鏈補鏈、優化管理、提高經營效率,把這三大高端產業中積累的核心技術、頂級人才和優質資源在南沙轉化成生產力與競爭力,建立起產業優勢。”融捷集團董事、融捷股份CEO謝曄根接受采訪時表示。融捷南沙新能源智造及研發總部二期項目總投資50億元,達產年產值120億元。至此,融捷集團在南沙總投資將超過150億元,達產年產值超過300億元。
持續加碼南沙,在謝曄根看來,源于地理位置、產業布局、產業政策三方面的考量。去年融捷在南沙投資的一期鋰離子電池項目,預計在本年內具備投產的能力。“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布局在此能提高產業協同效率,縮短管理半徑;產業布局上南沙以‘芯晨大海’現代化戰略集群為發展重點,展現了強大的定力和后勁;《南沙方案》出臺后,稅收政策、人才土地政策等優勢更為突出。”謝曄根表示。
選擇南沙,也讓外界對融捷與珠江東西岸城市產業鏈聯動合作有了更多期待。“完成南沙投資布局后,我們的各項目分布在集團一公里管理半徑和一小時管理圈內,目前已經有一個子公司啟動上市進程,相信在南沙的發展帶動下,我們會有更多公司走向資本市場,可以更好在南沙推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
鋰電池之爭勝算關鍵點在哪兒?
看好鋰電池產業,已成為大勢所趨。
新型儲能產業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3月20日,《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的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約1500億元,裝機規模達到71萬千瓦。制定三到五年的目標,大跨步提升新型儲能產業的營收和裝機規模,意味著廣東省要將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為“制造業當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在鋰電池產業區域布局上,珠三角地區將“挑大梁”。以廣州、深圳、惠州、東莞為重點建設珠江口東岸儲能電池產業集聚區,以肇慶、江門、珠海、中山為重點建設珠江口西岸儲能電池產業集聚區。推動瑞慶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欣旺達、鵬輝能源、璞泰來、貝特瑞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鋰電龍頭企業投資項目。
珠三角,一股鋰電池熱撲面而來。
就在本月,星源材質競得佛山南海500畝產業用地,將建設鋰電池隔膜生產基地,同時謀劃布局質子交換膜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銷售額超100億元;中創新航江門基地項目預計3月份開始投產,江門雄心勃勃,提出今年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鏈產值超300億元;位于惠州的億緯鋰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廠本月投產,正式投產的兩工廠投資總額逾31億元,主要生產動力電池。
南沙選擇鋰電池,傳統汽車產業是一個重要因素。南沙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魏敏告訴記者:“目前南沙以整車企業為龍頭,一批優質的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企業加速集聚,新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在加速發展,新型儲能產業蓄勢待發。融捷南沙二期產業基地項目的開工將進一步完善南沙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以及材料產業的鏈條,構建儲能電池的強大技術支持。”隨著廣汽豐田新能源車產能擴建二期項目的投產,廣汽豐田在南沙的年生產能力達到100萬輛。
競逐鋰電池熱潮,融捷當然有其信心。記者獲悉,融捷集團是比亞迪的大股東。此外,融捷掌握新能源電池核心原料,搶占鋰資源制高點,融捷擁有1.3平方公里固體鋰輝石礦,鋰礦石儲量近3000萬噸。
新型儲能南沙如何出招?
新型儲能,南沙擁有的遠不止鋰電池。
新型儲能通常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儲能技術,包括新型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壓縮空氣、氫(氨)儲能、熱(冷)儲能等。
加氫三分鐘,續航800公里。2月14日,南沙落地全國首個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公共出行服務“南沙氫跑”項目。65臺第二代MIRAI氫燃料電池轎車將在南沙上崗,這也是繼第二代MIRAI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作為賽事服務用車首次在國內大規模投入使用后,第二代MIRAI在更大范圍內向公眾提供服務。
活動現場,南沙開發區投促局和廣汽豐田簽署《廣汽豐田南沙氫跑項目合作協議》。南沙將以“南沙氫跑”啟動為契機,加快完善氫能乃至新能源產業布局,研究出臺氫能產業扶持辦法,重點引進電堆等領域優質企業進駐、生產。
南沙區區長吳揚介紹,近年來南沙積極謀劃發展氫能產業,從規劃完善、政策支持、場景示范、產業布局等維度全方位發力,已初步形成涵蓋氫源供給、整車生產、燃料電池的氫能產業鏈布局。
據介紹,南沙已引入東方重機新能源“鏈主”企業。為引進產業鏈上更多相關企業,南沙區將出臺《南沙區氫能產業扶持辦法》,對從事電堆、雙極板、膜電極、催化劑、空氣壓縮機等關鍵零部件產品研發的氫能產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將給予辦公研發及生產廠房租金補貼,并對上市后的氫能企業實行股票期權行權、限制性股票解禁等方面的獎勵。
魏敏表示,南沙將聚焦新能源汽車與新型儲能、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創新金融等重點產業,打造兩萬億級“芯晨大海”產業集群。
南沙早已在為新型儲能“儲能”。在南沙東涌鎮,鋰電池關聯產業基地加速建設。廣汽集團首家內部孵化的民營控股混合所有制高科技企業巨灣技研聚焦極速快充電池的研發,在此建設總部及生產基地。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產能8億瓦時,具備為12萬輛新能源汽車實現配套的能力,年產值達72億元,計劃今年9月底竣工試產。巨灣技研董事長黃向東表示,希望巨灣技研在南沙的落地能夠帶動更多相關產業的聚集,幫助廣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強心”。
此外,廣汽集團還在南沙投資建設廣汽能源科技總部項目,旨在立足南沙,面向全國布局業務。該項目主要圍繞充電、換電、儲能等方面,布局充換儲能源補給網絡建設和電池循環利用,搭建能源運營管理云平臺。同時研究儲能、V2G、源網荷儲等車網互動技術,探索聚合交易、綠電消納等商業模式。
鋰電池熱潮,南沙熱情迎接。(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柳時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