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建設、調試和運維的世界首個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江蘇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范項目并網試驗成功,這是世界范圍內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國新型儲能技術研發應用的重大創新,有效驗證了鹽穴儲氣、儲熱換熱、新型空氣透平發電系統等國產首臺(套)技術設備成果。中國華能、中鹽集團、清華大學有關領導和院士在現場見證并網試驗。
鹽穴壓縮空氣儲能作為一種大容量物理儲能技術,可利用電網低谷電能將空氣壓縮到鹽穴中,在用電高峰時釋放壓縮空氣發電,從而實現削峰填谷,有效提高電網調節能力和新能源消納能力,具有容量大、壽命長、安全環保等優勢,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大規模清潔物理儲能技術。
作為我國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唯一國家示范項目,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由中國華能、中鹽集團和清華大學共同開發,華能江蘇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維,項目一期工程發電裝機容量60兆瓦,儲能容量300兆瓦時,遠期規劃規模達1000兆瓦。電站肩負壓縮空氣儲能技術試驗、標準創建、工程及商業運營示范三大目標任務,集聚產業鏈優勢資源,致力于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中國創造”與“中國標準”。中國華能高度重視項目建設運營,依托江蘇公司,部署華能金陵電廠成立了首個基層單位儲能項目部,精選30余名業務骨干參與項目建設,實現了項目從計算公式、設計圖紙落地為廠房設備,最終經調試運行發出“第一度電”。下一步,中國華能將加快推進項目壓縮儲能系統及整套試驗調試,力爭早日建成投產,為我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儲能新方案。
攝:楊清格勒
評論